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年诚聘青年博士人才
一、学校简介
浙江科技学院为浙江省属全日制本科高校,现有两个校区,小和山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毗邻西溪湿地;安吉校区位于拥有联合国人居奖美誉的竹乡安吉。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600余名,专任教师1236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3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4%;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次。经过40多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的国际化办学和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省属本科高校。
二、学院概况
学院前身为成立于2000年4月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14年6月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经济与金融系、国际贸易与商务系等4个系和实践创新与创业中心。现有“国际商务”、“应用统计”和“城乡规划”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市场营销2个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
目前招收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9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2个全英语授课专业,经济学中美国际合作办学和国际商务中澳2+2联合培养2个国际合作专业。自2005年起,先后与德国埃尔富特应用科技大学、肯普滕应用科技大学、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德累斯顿技术经济大学等开展2+3和2.5+1.5等双学位人才培养。目前与美国、德国、瑞士、英国、加拿大、罗马尼亚、澳大利亚、比利时、韩国等28所国(境)外院校机构进行学生交流。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200名,留学生近300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0余人,其中正高15人,副高34人,博士80余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40余人。有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宣传文化系统“七个一百”社科人才,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各类人才10余人。学院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省科技进步奖、省教学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0余项。
三、岗位需求
四、引才条件
应聘人员除应符合《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坚持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新引进人才须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教学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教师岗位要求的基本素质;一般须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正高职称年龄原则上要求在45周岁(1978年1月1日)及以下,副高职称在40周岁(1983年1月1日)及以下,博士在35周岁(1988年1月1日)及以下,业绩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3.符合学校招聘条件或具有相当层次业绩水平人才。
4.应届毕业生原则上需在2023年12月31日前取得学历、学位证书。
五、引才待遇
(一)学校政策
纳入浙江省事业编制,学校按规定发放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并提供综合补贴、科研启动配套经费、人才特贴等薪酬。
(二)地方政府配套政策
1.浙江省省部属单位同城待遇认定
按照浙江省政策,保障在杭省部属单位新引进人员在购房(优先摇号)方面享受与杭州市属单位同等待遇,省部属单位新引进人员按照规定在“浙里办”APP里申领人才码,申请“安居服务”,可办理同城待遇认定。我校为省属事业单位,享受杭州市同城待遇。
2.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政策专项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策源地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创新策源地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十四五”期间继续设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对于博士后出站后3年内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与大走廊区域内用人单位签订3年(含)以上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且出站后在大走廊区域内社保连续参保(不含补缴)满3年(含)以上,可享受专项补助40万元。我校位于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属于政策覆盖的范围。
3.安吉县人才政策
新引进人才可额外享受安吉县提供的人才待遇,根据职称可享受5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安吉县购房补贴,2000元至5000元/月不等的安吉校区异地办学工作补贴。
六、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经管学院人才招聘专用邮箱sem@zust.edu.cn,邮件主题注明:姓名+应聘岗位。
七、联系咨询
联系地址: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318号,邮编:310023
联系电话:周老师,0571-85070608
电子邮件:sem@zust.edu.cn
本文由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授权发布
内容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