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时间: 2020-02-28来源: 未知作者: admin

一、单位简介

海南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秉承“海纳百川 大道致远”的校训,弘扬“自强敬业 厚德弘毅”的校风迎头赶超、创新发展。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跻身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行列,先后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建设支持; 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同年,海南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海南省政府 “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

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于2020年1月3日成立。海南大学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打造高品质的科研和教学团队,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打造富有特色的科研教学平台,提升服务地方水平。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成立,是海南大学结合国家战略、海南地方特色与发展需求做出的决定,将带动海南大学健康科学学科群的建设,为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做出贡献。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着力建设“生物医学影像学”、“数字生命与生物医学信息学”、“生物医学传感与仪器”、“光学脑成像与神经信息学”等学科领域,其相关技术主要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和康复。学院根据发展需要,诚聘海内外英才。

二、岗位类型

教学科研人员(含高层次带头人与青年骨干)、博士后研究人员。

三、招聘岗位方向与专业背景要求

(一)招聘岗位方向(每个岗位方向计划招聘5-8人)

1. 生物医学影像学:以获取、处理、显示生命体系的科学信息为目标,研究光学、超声、X射线、核磁和PET等成像技术和可视化方法,获取从分子到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跨层次、多尺度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2. 数字生命与生物医学信息学:获取人体和小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数据,构建为可计算模型,从而构建生命体的结构形态、物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的数字化生命系统。开展医学信息学、数字医学技术、医学知识图谱,生物医学信息模型,医疗和健康大数据集成与融合,医学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等研究。

3. 生物医学传感与仪器:围绕植入式、便携式、穿戴式、智能化的生物和医学检测传感技术,开展人体生理、生化信息微创/无创检测传感器的研究。研制和开发用于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医疗器械和仪器。

4. 光学脑成像与神经信息学:以探索认知神经信息处理机制为研究目标,研究结构光和光片照明成像、超分辨成像、光声成像、受激拉曼光谱成像、激光散斑和扩散光学成像等,并结合光学分子标记和微电极阵列技术,在不同层次开展神经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新方法研究。

(二)招聘岗位专业背景要求

生物医学工程、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神经生物学、医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数学、医学影像学等。

四、招聘基本条件

1.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

2.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应届博士生须在应聘的一年内取得博士学历学位。

3.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4.身心健康,全职来校工作。

五、岗位待遇

学院依据海南省和海南大学的相关政策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教学科研岗位按照学校引进层次享受相关待遇,详见《海南大学人才引进标准与待遇实施办法(试行)》。博士后岗位待遇详见《海南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四青及以上国家级人才团队可按规定引进预聘教师,详见《海南大学预聘教师管理办法(试行)》

学院将为您提供个人发展所需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宽松的成长发展环境,按相关规定提供福利保障。

六、考核、考察

教学科研岗位人才引进的考核、考察等程序均按学校人才招聘网http://www.hainanu.edu.cn/rencai/)发布的当年年度招聘教学科研等专业技术人员公告有关规定执行。

博士后岗位进站考核一般由合作导师和所在学院负责,进站程序详见:博士后进站程序

七、报名与联系方式

有意应聘教学科研岗位的博士请填写《海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报名表》,发送至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招聘邮箱:990508@hainanu.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硕博英才网”)。

有意应聘博士后岗位的博士请将个人简历,论文专著清单、科研情况概述、奖励情况等应聘材料发送至学院招聘邮箱。

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13086021466。

海南大学

2020年2月21日  

原文出处:

https://www.hainanu.edu.cn/stm/rencai/2020221/10563931.shtml

内容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获取各类引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