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秋季学期招聘教师7名启事

时间: 2022-09-30来源: 未知作者: admin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历经1951年始创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和1994年成立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两个发展阶段,于2012年与校内其他机构整合而成,目前有21个教学、科研、培训和出版机构。学部拥有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共覆盖15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和3个本科专业。学部在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教师教育等学科领域具有较鲜明的优势特色,2022年教育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科发展需要,学部拟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教师7人,具体如下。

一、岗位设置

(一)教育学原理:师资博士后1人

1.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德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学

2.专业背景:教育学、哲学、社会学或经济学等相关专业毕业。

(二)比较教育学:教授1人

1.研究方向:东亚教育、欧美教育(东亚教育研究方向优先)

2.专业背景:教育学或社会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熟练掌握日语、韩语、德语、法语或英语之一,优先考虑掌握两门及以上外语者。

(三)学前教育学:师资博士后1人

1.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原理、儿童哲学、教育政策学、教育社会学

2.专业背景: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管理等相关专业。

(四)高等教育:教授、副教授或师资博士后1人

1.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院校研究、高等教育理论、高校课程与教学

2.专业背景: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

(五)教育技术学:教授或副教授1人

1.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政策、数字化学习理论与实践、机器学习与教育大数据分析

2.专业背景: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技术学

(六)农村教育:教授、副教授或师资博士后1人

1.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学、教育人口学、社会心理学、农村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其他有助于农村教育研究之领域

2.专业背景: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或人口学等相关专业毕业。

(七)教育管理与政策:教授或师资博士后1人

1.研究方向: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政策与法律、学校管理与行政、教育经济与财政

2.专业背景: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毕业。

(八)长期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不受岗位指数限制,一人一议。

二、应聘条件

(一)教授岗位

1.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高学术水平。

2.国内外大学或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博士。

3.近五年以第一署名人身份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系列研究成果,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4.胜任招聘学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5.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截至报名之日,下同)。

6.非本校在岗教职工,下同。

(二)副教授岗位

1.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学术发展潜力。

2.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博士或应届博士毕业生(2023年7月31日前获得博士学位,下同)。

3.近五年以第一署名人身份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系列研究成果,在职人员同时应主持过部级以上竞争性课题;应届博士需以第一署名人身份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系列研究成果。

4.胜任招聘学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5.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三)师资博士后岗位

1.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学术发展潜力。

2.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博士或应届博士毕业生。

3.近五年或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署名人身份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系列研究成果。

4.胜任招聘学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5.年龄在35周岁以下。

三、应聘流程

1.应聘者登录东北师范大学人才招聘网报名,实名注册并提交应聘材料: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各学习阶段成绩单,主持或参加的项目、发表论文等研究成果,及其他相关佐证材料的扫描件。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10月26日。

2.学部成立审核小组对应聘者资格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参加面试考核,同时查验应聘材料原件,合格者参加身体检查,考核结果报学校审议,审议通过后公示招聘结果。公示期满无异议者,办理聘用手续。

四、联系方式

赵军(教育学部)电话:0431-85099557邮箱:zhaoj703@nenu.edu.cn(邮箱仅用于应聘咨询,简历投递请登录“东北师范大学人才招聘网”)

刘洁(人事处)电话:0431-85099173邮箱:liuj954@nen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硕博英才网)

人事处

教育学部

2022年9月26日

原文出处:

https://www.nenu.edu.cn/info/1056/14819.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获取各类引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