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招聘教师人才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科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我校的前身文华书院,至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通过数代人的努力奠定了扎实的学科基础。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是湖北省体育学一级重点学科,也是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学科。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体育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等学科发展平台。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体育学B+。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人,包括教育部长特聘教授在内的一批顶尖人才和世界冠军在内的青年教师队伍。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做好2018年人才招聘工作的通知》(华师行字[2018]36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我院人才队伍竞争力,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保障,2022年特面向社会补充招聘教师13人。
同时,全年面向海内外招聘各类高层次人才岗位(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世界冠军等),高层次人才岗位应聘者可直接与学院联系。
为做好人才招聘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人才招聘岗位
设岗学科 | 招聘人数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1 |
运动人体科学 | 1 |
体育教育训练学(排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田径、体操) | 6 |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套路) | 1 |
大学体育(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健美操或艺术体操) | 4 |
备注:表中学科方向为设岗方向,非应聘者所学专业。要求应聘人员的专业为体育相关专业,与设岗学科方向相同或相近。运动康复和运动医学以及医学相关专业的应聘人员亦可申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岗位。
二、人才招聘条件
(1)高层次人才(副教授及以上人员),一般应具有海外及国内不低于我校办学层次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需达到我校教师晋升专业技术层次岗位条件。特殊人才参照《华中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暂行办法》(华师行字[2017]8号)所列各类人才计划要求执行。教授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副教授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年龄计算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特别优秀的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教授应聘大学体育方向不受项目限制。
(2)讲师及以下岗位教师,原则上为海外及国内不低于我校办学层次的院校或专业体育院校毕业的博士或优秀硕士(体育教育训练学各术科方向博士优先,硕士专项运动等级为国家一级及以上。原则上应届博士不超过30岁、应届硕士年龄不超过26岁,有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年龄可适当放宽。年龄计算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有优异运动成绩或高水平研究成果者优先,特别优秀者可一事一议。
(3)根据学校文件要求,要注重优化人才队伍的学历、学缘、专业、年龄和性别结构,尽量吸收校外重点院校的优秀人才来校工作。根据关于修订《华中师范大学“学者名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华师行字[2020]91号),学校设立“博雅学者”“桂子学者““桂子青年学者”人才项目计划,欢迎符合申报条件者积极申报。
三、待遇及支持
以上岗位均提供相应优厚待遇,包括科研经费、工作周转房等,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人一议签订工作合同。协助落实各类医疗、保险、落户和签证等事宜,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得天独厚的基础教育资源,帮助子女解决入托入学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的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皆为省级示范学校,华师一附中在2018全国百强高中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四、人才招聘具体流程
(1)各类岗位应聘者统一登录“华中师范大学人才招聘系统”(通过华中师范大学人事部网站登录或直接登录网址:http://218.199.196.166:7001/ppygzz/control/ppzplogin)报名应聘,具体填报参照系统页面“华中师范大学人才招聘系统使用指南”。
(2)2022年人才招聘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5月20日。其中,高层次人才(副教授及以上人员)全年可接受报名。报名截止后,将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核后组织面试。通过面试等考核的应聘者报学校审批后录用。
(3)人才招聘具体流程:①应聘者提交材料(人才招聘系统);②体育学院初审材料并提交人事部复核;③通知初审通过者参加学院复试面试(或网络在线面试)考核;④复试面试考核人员按照我院要求参加面试(或网络在线面试);⑤确定拟录用人员后公示并报学校人事部审核;⑥人事部审核和学校审批通过者办理入职手续。
五、体育学院联系方式
人事干事:葛婧
联系电话:18772366025(来电时请说明是在硕博英才网看到的信息)
联系邮箱:hsgejing@ccnu.edu.cn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22年5月8日
原文出处:
http://ty.ccnu.edu.cn/info/1138/2209.htm
内容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