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

时间: 2020-03-25来源: 未知作者: admin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

经过100年的发展,哈工大已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连续多年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US News 2019全球工科大学排行榜第六位。

2009年习近平同志视察哈工大,寄语师生:要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就国家和民族希望。学校大力弘扬“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的哈工大精神和“铭记国家重托,肩负艰巨使命,扎根东北,艰苦创业,拼搏奉献,把毕生都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的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建成了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学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一世纪规格功夫,新百年世界一流,今天的哈工大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加入,与时代脉搏共振、与祖国发展同行!

招聘岗位

“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学术带头人、引进人才“青年项目”

校青年拔尖人才、教师准聘岗位、优秀博士后岗位

① “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学术带头人

大力弘扬我校“大师+团队”和“大力提拔、大胆使用青年人才”的传统和特色,以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为导向,面向海内外、校内外选拔一批业绩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担任“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带头人,支持其组建创新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给予长期、稳定的倾斜性支持和充分的自主权。面向未来、着眼长远,重点培育一批具备“领跑”潜力的学术方向、德才兼备的领军学者和素质过硬的创新团队。

1、申报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2)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取得突出成绩,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具备领军人才潜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海外申报人原则上应具有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博士学位,并具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经历。

2、有关待遇:

(1)授予“XXX青年科学家工作室”荣誉匾牌;

(2)为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带头人提供不低于“四青人才”的薪酬待遇,并优先推荐其申报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

(3)为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科研配套经费和人员经费支持,累计最高可达1000万元;提供独立的办公空间和科研场地;为团队建设单独划拨留人指标。

② 引进人才“青年项目”

国家层面实施的引进人才方面的重大人才工程,旨在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1、申报条件:

(1)自觉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

(2)属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申报时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并已取得博士学位(上述海外科研工作经历指获博士学位后全职或全时在海外工作的经历,不包括同时与国内单位保持聘用关系,且领取薪酬的海外工作经历);

(4)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来华)工作时间应在一年以内;

(5)引进后全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

(6)为所从事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

2、相关待遇:

(1)聘任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提供年薪(税前)55万元,并提供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3)提供科研经费200-600万元(含国家配套);

(4)提供安家费110万元(免税,含中央财政给予的一次性补助);

(5)提供拎包即住的70平方米左右周转房;可按优惠价格购买学校住房;

(6)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充足的办公及科研空间。

学校本部各学院、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在上述待遇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配套支持。

③ 校青年拔尖人才、教师准聘岗位

为了更好地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提升我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实施“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 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准聘岗位选聘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已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并具优秀学术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培育其成长为未来的学术领军人物。

1、申报条件:

(1)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在所从事领域已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果,并获得同行专家学者的认可,为所从事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物的潜质;

(2)具有博士学位,申报青年拔尖人才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申报准聘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申报青年拔尖人才副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32周岁以下;申报准聘副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满足国家级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申报条件的申报人,可不受上述年龄限制;

(3)入选后要求在半年之内到岗并全职来校工作。

2、有关待遇:

(1)薪酬:

教授:提供年薪(税前)35万元;

副教授:提供年薪(税前)28万元;

此外,学校还将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入职后取得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学校将提供额外的绩效奖励。

(2)科研启动经费:

教授:100万元以内;副教授:不少于20万;

(3)安家费及货币化住房补贴:

教授:60万元;副教授:20万元;

(4)学校为入选者提供周转房,以及其他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学校正在筹建教职工住房,可享受有关优惠购房政策。

④ 优秀博士后

1、“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依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每年组织开展的“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实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经个人申请,学校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组织评审入选“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人员,由学校聘用为“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引进项目资助期限2年,资助经费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学校共同承担。

(1)申报要求: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近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回国博士;

3)申请人博士毕业学校应为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或者其博士学位所属学科排名全球前100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条件可放宽至博士毕业学校为本国排名前3名的高校;

4)能够保证在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0个月;

5)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6)非英语国家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7)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2)相关待遇

1)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税前)30万元人民币;

2)可以同时申请哈工大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入选后兑现相应待遇。

2、师资博士后(讲师)岗位招聘

根据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招收,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并承担适当工作量的助课、实验指导、习题课或其他教学任务。入选者聘为讲师,按博士后管理,并享受讲师及博士后有关待遇。

入选者聘期内可申请准聘教师教授、副教授岗位,通过后按相应岗位聘任;如聘期结束前未能聘为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学校不与续聘。

(1)申报要求:

1)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

2)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

3)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4)具备成为所从事领域青年拔尖人才的潜质。

(2)相关待遇:

1)聘期4年,根据师资培养规划和相关考核要求,聘期期满后可按照讲师待遇续聘2年;

2)师资博士后年薪:不低于(税前)19万元,学校还将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此外,学校提供每人1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

3)各学院、科研团队根据入选者到岗后工作业绩发放一定数额的绩效津贴;

4)聘期内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的入选者,学校将提供额外的绩效奖励;

5)学校为入选者提供周转房,以及其他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其他保障

l新建基础科研大厦、化学大厦均已投入使用,能够为教师提供充分的科研空间保障。

l学校拥有省内一流的基础教育资源,适龄子女优先安排入读哈工大幼儿园、哈工大附小和哈工大附属中学。

l学校拥有附属黑龙江省医院和附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为教职工提供一流的医疗保障服务。

l在学校附近龙运地块,学校正在建设教职工住宅小区,拟将建设2500余套,带精装修,将以优惠价格面向教职工出售,小区内将建设幼儿园等完善的配套设施。

应聘材料

1、详细个人简历:自本科开始至申请之日连续的学习、工作经历,发表的论文、著作目录,主要教学、科研成绩,承担的科研项目、专利及获奖情况等。

2、未来研究计划:未来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3、三篇代表性论著

4、两封同行专家推荐信

请将以上完整材料整合为单一PDF文档,以“姓名+申请岗位+硕博英才网”命名,发送至哈工大各单位联系人邮箱,并抄送至人事处邮箱jobs@hit.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硕博英才网”)。

联系信息

哈尔滨工业大学师资人才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马春艳、张巍(来电时请说明是在硕博英才网shuobojob.com看到的招聘信息)

联系电话:+86-451-86414400;+86-451-86418762

各单位招聘学科方向、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招聘学院 招聘学科方向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航天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惯性测试与导航技术、智能控制及信息处理、运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力学(结构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复合材料);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总体、飞行动力学、可靠性与故障诊断、空间环境效应模拟与防护);电子科学与技术(高功率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中红外固体激光、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光学工程(空间光通信、激光遥感与激光雷达、光学目标探测、识别及信息处理) 联系人:李垚 联系电话:0451-86413578 电子邮箱:liyao8379@163.com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系统智能测试与信息处理;电磁空间感知和物理层安全;空天地通讯、导航协同组网;B5G和6G以及泛在物联网;非线性流形学习;雷达目标跟踪;海洋遥感 联系人:张琦琦 联系电话:0451-86413408 电子邮箱:qqzhang@hit.edu.cn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工业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联系人:于丽明 联系电话:0451-86413109 电子邮箱:yulm@hit.edu.c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含空间环境材料行为及评价方向)、材料加工(含焊接技术与工程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向) 联系人:段彬彬 联系电话:0451-86413909 电子邮箱:duanweixu@hit.edu.cn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包括燃料电池、储能、分布式能源、能源材料等)、核工程与核技术 联系人:张玉 联系电话:0451-86413209 电子邮箱:zhangyu127@hit.edu.cn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传统优势方向(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磁场分析与计算);交叉拓展方向(电工新材料、生物电磁学、人工智能、超导、电磁仪器等,拓展和深化交叉融合创新) 联系人:刘佳 联系电话:0451-86418297 电子邮箱:liujiahit@hit.edu.cn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精密仪器与智能工程、测试技术及计量仪器、生物医学与仪器工程、量子仪器与智能感知、声光仪器及功能材料、纳米传感与先进材料、导航技术与时频仪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 联系人:丁惠敏 联系电话:0451-86415857 电子邮箱:dinghm@hit.edu.cn
数学学院 数学、统计学及相关学科 联系人:董晓丽 联系电话:0451-86414209 电子邮箱:dongxiaoli_hit@163.com
物理学院 光学、凝聚态物理、核物理等 联系人:王燚 联系电话:0451-86414109 电子邮箱:yiwang@hit.edu.cn
经济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计算金融);工商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战略与创新;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应用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联系人:梁书英 联系电话:0451-86412758 电子邮箱:shuyingliang@hit.edu.cn
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 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中文 联系人:程雪松 联系电话:0451-86413869 电子邮箱:chengxuesong@hit.edu.cn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 联系人:石影 联系电话:0451-86210478 电子邮箱:shiying831@163.com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建设管理、工程力学 联系人:杜晓鸥 联系电话:0451-86289192 电子邮箱:hitdxo@163.com
环境学院 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市政工程、环境化学与健康、智能水务、环境大数据、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等 联系人:缪乐乐 联系电话:0451-86282104 电子邮箱:miumiu_lele@163.com
建筑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联系人:于敏泽 联系电话:0451-86281300 电子邮箱:ymz@hit.edu.cn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机场工程、铁路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或可与交通运输工程交叉的学科 联系人:王琦 联系电话:0451-86282116 电子邮箱:wangqijiaotong@hit.edu.c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智能人机(脑机)交互、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与大数据、机器人学、计算机网络与网络空间安全、服务计算与社会计算、软件工程以及各类计算机前沿交叉创新研究方向 联系人:张贺 联系电话:0451-86413283 电子邮箱:zhanghe@hit.edu.cn
化工与化学学院 化学电源,太阳能电池,高分子材料,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学,食品工程 联系人:王晶 联系电话:0451-86403809 电子邮箱:wangjing123@hit.edu.cn
外国语学院 英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传媒(后面五个方向要求有一个学位是外语的,或者是英俄日法西阿语国家获得的) 联系人:夏丹 联系电话:0451-86414509 电子邮箱:xiadanhit@126.com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神经科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冷冻电镜方向)、代谢组学、化学生物学、纳米生物材料和细胞组织工程、蛋白质组学、DNA损伤与修复、基因组编辑,以及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或转化应用领域 联系人:丁玉青 联系电话:0451-86403827 电子邮箱:dingyuqing@hit.edu.cn
体育部 雪上、田径、自行车、健美操等获全运会以上冠军 联系人:施冬华 联系电话:0451-86416157 电子邮箱:shidonghuahit@hit.edu.cn
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物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应用物理、加速器物理、空间物理等);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联系人:卢倩倩 联系电话:0451-86403785 电子邮箱:luqianqian@hit.edu.cn
数学研究院 数学 联系人:朱亦秋 联系电话:0451-86413107 电子邮箱:yiqiuz@hit.edu.cn

原文出处:

http://rsc.hit.edu.cn/2020/0321/c10954a236771/page.htm

内容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获取各类引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