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2025年诚邀高层次人才
时间:2025-11-07 来源:闽江学院
一、学校简介
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1984年创办的闽江职业大学(简称“闽大”,含2001年并入的福州工艺美术学校),2010年,爱国华侨蔡继琨先生创办的福建音乐学院并入闽江学院。学校现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学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拥有工商管理、电子信息、新闻与传播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项目,开设专业涵盖经、法、文、史、理、工、管、艺等八大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含合作3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一流学科(高原学科)1个、省级应用型学科6个、省级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主干学科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省部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3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建设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社科基地等省级重点科研平台7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7万人,专任教师100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95%(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46%以上)。拥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99人(含柔聘),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73亿元,各类纸质图书210.54万册,电子图书251.54万册。
学校的办学和发展得到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有力支持。省市专门出台支持闽江学院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意见。社会慈善机构、著名侨领、企业家、海内外校友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学校办学,特别是福建省发树慈善基金会向学校累计无偿捐资人民币10亿元。
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闽江学院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化落实省、市支持学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意见,聚焦校第三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全面落实“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战略体系,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全面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努力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篇章、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诚邀各类英才选择有福之州、做有福之师。
二、学院简介
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组建于2023年12月,系原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和原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软件学院)合并组成,是学校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整合学院、学系力量打造一流学科的重要抓手,是培育具有应用型大学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
学院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电子信息学科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主干学科。2024年成功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并于2025年顺利完成首批招生工作,共招收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115名;2017年以来,学院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度合作,累计联合培养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130余名,为学位点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科研平台建设完善,建设福建省“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数字福建智能化生产物联网实验室”“智慧海渔与智能生产新一代信息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福建省心理健康人机交互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重点科研平台,聚焦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深度探索工程智能化、海洋信息化、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科研成果斐然。学院精确锚定福建省中小型企业智能化转型和升级需求,以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为驱动,为企业提供坚实的智力与技术支持。近五年,学院累计科研到校经费突破5000万元,承担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项目64项,校企合作项目160余项,单项经费达500万元,完成100余件发明专利转让,主导制定3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教师团队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充分彰显了学院在区域产业升级中的核心支撑作用。
学院深度推进产教融合,联合中锐网络、医联康护、安恒信息等6家“专精特新”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共建闽江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学院聚焦人工智能“端-边-云”协同关键技术,创建“3+X”校企合作模式和“项目驱动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院专业布局合理,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8个本科专业。学院整合理、工学科专业的师资队伍,形成新工科建设的集中优势,着力打造东南区域一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三、需求学科或专业
岗位需求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四、薪酬待遇
待遇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五、联系方式
负责人:孙院长,0591-83761606
联系人:王老师,15396032030
电子邮件:ccce@mju.edu.cn
学校官网:http://www.mju.edu.cn
学院官网:http://jsj.mju.edu.cn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3kvdiRVbaqFEGRgidg-UwA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
重要风险提示: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
